首次公開招股(IPO)是指公司首次向公眾投資者發行股票,通過證券交易所募集資金,從而實現由私人公司轉變為上市公司的過程。以下為香港抽IPO的攻略,並詳細說明甲組與乙組的分別,幫助投資者理解及制定有效的申購策略。
香港IPO抽新股基本流程
- 開立股票戶口:於銀行或券商開設股票或證券戶口。
- 申購新股:在招股說明書所列的申購期間(通常3至4天)內,以現金或孖展(融資)方式遞交認購申請。
- 等待中籤結果公布:中籤結果一般在新股上市日前一交易日公布。
- 新股掛牌交易:中籤者可於掛牌日開始交易新股。
甲組與乙組的定義及分別
項目 | 甲組(A組) | 乙組(B組) |
---|---|---|
認購金額 | 認購額少於或等於500萬港元(不包括中籤費用) | 認購額多於500萬港元(不包括中籤費用) |
投資者類型 | 散戶(資金較少者) | 大戶或機構投資者(資金較多者) |
中籤率特點 | 認購股數較少者中籤率較高,認購股數多者中籤率較低,整體中籤率呈遞減趨勢 | 不論認購股數多少,中籤率相對一致 |
分配比例 | 與乙組各佔公開發售股份約50%(視乎回撥機制) | 與甲組各佔公開發售股份約50%(視乎回撥機制) |
申購策略 | 適合資金有限的投資者,常用多帳戶分散申購以提高中籤率 | 適合資金充裕者,亦可利用券商融資槓桿放大認購額,提升中籤機會 |
甲組與乙組的劃分是香港新股市場獨有的機制,目的是平衡散戶與大戶的利益,確保散戶有一定的中籤機會,同時也照顧大戶的申購需求。
甲組與乙組的中籤率及策略
- 甲組中籤率:由於申請人數眾多且申購額分布不均,認購少量股數的投資者中籤率較高,認購較多股數者中籤率較低。整體呈遞減趨勢,甲組尾部的中籤率有時會略高於乙組頭部。
- 乙組中籤率:不同認購股數的投資者中籤率大致相同,且因為資金門檻高,申請者較少,部分情況下中籤率可能高於甲組。
- 回撥機制:若市場反應不均,會將部分股份從乙組回撥至甲組,以平衡散戶與大戶的配售比例。
如何提高抽新股中籤率?
- 孖展認購(融資認購):利用券商或銀行提供的融資槓桿(一般可達10倍甚至更高),以較少本金認購更多股份,增加中籤機會,但風險亦相應提高。
- 多帳戶分散申購:將資金分散到多個戶口,每個戶口申購少量(如一手)新股,利用甲組中籤率較高的特點提升整體中籤率。
- 選擇乙組申購:若資金充裕,乙組申購可能在某些情況下中籤率更佳,尤其是部分熱門新股乙組需求較低時。
- 留意回撥比例及市場情況:根據新股的回撥比例及市場資金狀況靈活調整申購策略。
其他重要術語
- 頂頭槌:乙組中最大額認購者,通常為乙組公開發售股份數目的一半。
- 一手中籤率:只認購一手新股且中籤的機率。